这世间里的坚持,大多都是徒劳无功。
这句话李知时在内心酝酿了许久,但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一是他不想打击有信仰的人的坚持,另一方面,他大概是有某种,让这种坚持不再属于那种大多数的想法。
“欧阳兄为国为民之心,自当是无人能够质疑,但对于李某,欧阳兄却是误会了。”
“当日在下既然说出了要守得这大宋拨开云雾见青天,至其之后自然是刻刻挂念不敢忘怀,只不过如今之势却是由不得我们轻举妄动,朝堂之争自古以来都不是等闲之事,一言之祸便满门抄斩的不在少数,故而我们只能谨小慎微,然后瞅准时机一招毙命。”
在夜晚的凉风和李知时极为沉重的声音之下,欧阳澈终究还是从醉意当中冷静下来了几分,如此自然是察觉到了自己酒后失言,不仅弯弯绕绕的出言指责李知时立场不坚定,还将传出去可能就万劫不复的阴谋诡计给大声喊了出来,当即面色有些羞愧。
“欧阳兄刚刚说想要借李相之事弹劾黄潜善等人?”就在这时,李知时淡淡问道。
欧阳澈没有回答,因为就算他刚才慷慨激昂,但实际上作为一个初入朝堂的新人,对于这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事情无论如何还是有些厌恶与排斥的。
李知时没有继续出言刺激欧阳澈,而是端起酒碗敬向欧阳澈,然后在后者默然同饮之后,才再次开口。
“李相于今日病逝,自然是让所有人猝不及防的,但实际上李相早在举荐欧阳兄之后便患上了恶疾,此事整个南京城之中,除了圣上之外所知之人不会超过五指之数,李某幸为其一。”
看着欧阳澈震惊后疑惑的表情,李知时接着说道:“在李相患病之后李某前去拜访过相府,自是知道李相患病一事实乃旧疾,连李某都能够确定,那敢问欧阳兄,圣上难道会不知情?”
听到这欧阳澈却是皱着眉头说道:“就算陛下知道李相是因为旧疾复发病逝的又如何,李兄也说过此事整个南京城也只有寥寥几人知晓,澈也算出言弹劾也是不知者无畏。”
“此事的确。”李知时点点头,“但如此一来欧阳兄上奏弹劾一事又有何意义?若是陛下没有削减主和派的想法,那么就算欧阳兄弹劾也没有用,知道实情的陛下自然不会处置他们。”
说到这李知时便闭上了嘴巴缄口不言,而欧阳澈则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李兄的意思是,我等此刻应当等陛下的意思,若是陛下无意,我冒然上奏只会在陛下心中留下一个意图党争的恶名,若是陛下有意,则在上奏弹劾不迟?”
见欧阳澈能够领会到自己的意思,李知时笑着说道:“正是如此,陛下自然不想有人借着李纲一事来胁迫他,古往今来无论是哪一任帝皇,都只想臣子乖乖听话,而不是自作主张的揣测上意。”
“既然身在朝堂,有想要匡扶大宋,欧阳兄便必须要明白为臣之道非鲁莽直言,而是以陛下能够接受的方法来达成自己目的,毕竟不是哪一任帝皇都能够广纳谏言。”
李知时的话是现代人结合千百年来历史的经验之谈,初入仕途的欧阳澈自然是连连点头,这才发现自己在这为官为臣一道的确太过于青涩。
“可惜那位少阳兄长不在此地,否则倒是不需要我这样一个初出茅庐之人来配合张御史抗下如此重任了。”欧阳澈有些自责的叹了口气。
而其对面听到“陈东”两个字的李知时顿时眼睛一眯,然后摇头冷哼了一声。
迎着欧阳澈感觉到自己表现出来的负面情绪,从而看过来的目光,李知时面无表情的开口说道:“若是欧阳兄不提及其倒还无事,可如今提起,李某倒是真的要说道说道。”
“此人真是枉我称其一声兄长,如今已是时隔半月,若是走水路也应该到了,可如今李相已然病逝,其竟然连个影子都不见,现在想来,其多半是找了条远路绕行!”
“李相在朝堂上不惜出言挑破此事,并以辞官来向陛下保其性命,可其却一边说着大义凛然之语,一边却贪生怕死的绕路而行,如此一比,二者高下立判!”
李知时的轻蔑斥责在欧阳澈听来自然不像是虚假之语,对于对方说的话,他向来是相信不已,更别说他从来没有听过李知时如此评价一个人。
但仅管如此,在心中对于陈东颇为推崇的欧阳澈还是问道:“李兄如此说法可当为真?少阳兄如今还未至应天府,是否可是路上遇到什么事情耽搁了。”
李知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若是欧阳兄设身处地之下,该当如何?可会拖延如此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