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这一句话,即充满无奈又满怀关切,话语中又有些恨铁不成钢。
依然是太子刘衍不慌不忙的说道:“皇爷爷,孙儿觉得,九王叔也是受人蛊惑,还请皇爷爷格外开恩,毕竟就王叔也是皇室血脉。”
汉帝很欣慰的看着孙子刘衍,没想到身为太子他能有如此胸怀。
宁王站在一旁算是看明白了,这哪里是求情,分明就是瞅准了时机向皇上献殷勤嘛。于是宁王也朗声禀道:“父王,依儿臣之见,此次科考总体还算圆满,只是这前三名虽然有些出入,幸好还未填榜。所以九弟的罪责,也不必急于定论。所以眼下要另行拟定名次,由后面优者递补即可。”
汉帝轻轻摸着刚才翘起的胡子,心下宽慰了些许,“说的极是。诸位爱卿都先起来吧!”
诸位大臣齐刷刷的站起身,心下都知道圣上可能已经消下了一些怒气。
接着汉帝又一语不发的仰着头,思考着这名次应该如何确定,忽然想起陆佐这个名字似乎有所耳闻,于是问:“这个陆佐,是何人?朕好像听谁说起过。”
兵部尚书徐秉德连启禀道:“这陆佐的名望如今在京城可谓是家喻户晓,前阵子听说他力能扛鼎,与荀将军不相上下呢!”
“哦?”汉帝不禁好奇起来,这名字确实是听说过没错。
徐秉德接着道:“而且还有江湖传闻说‘荀谋陆佐,天下可得’!”
汉帝听罢,被这荒唐的谬论逗得哈哈大笑,“朕有荀将军足矣,这陆佐不过一介书生,还没有个一官半职,就敢与我朝的荀将军相比。简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朝堂之下的人也纷纷议论起来,都说这陆佐太荒唐了。
汉帝这才做了决定,道:“朕已经决定了,那此次头名状元就由陆佐的弟弟陆仁襄递补,高翰递补榜眼,这探花就由第四名递补。陆佐此次科考的成绩作废,三年后准允再次参加会试。至于魏王刘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