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擀面杖把面稍微擀薄一点,把面剂切成均匀的小面块。
拿两个面块重叠在一起,用筷子压一下两端,扯着两头慢慢拉长,两只手相反方向一转,扭上两圈。
用筷子试一下油温,筷子进去之后,周围立马冒出了密集的小气泡,这时就可以开始炸油条了!
两手捏着油条的两端,抻长后,缓缓放入油锅中。
油条马上与油产生了激烈的反应,周身围绕着一圈的大气泡,滋滋作响。
用筷子给油条翻翻身,保证每一处都受热均匀。
油香炸出了面粉香,逐渐胀大,变得蓬松,看着渐渐变得金黄的油条,乔明不禁感慨,如此简单的食材,却香的让人一个劲的流口水,到底是哪个聪明的吃货发明的油条!
油条出锅后,乔明忍不住吃了一根,炸的金黄金黄的油条冒着油香。
咬上一口,油条的表皮酥脆极了,油条的里面则是白白软软的面,劲道有嚼劲,轻轻一扯就断开了。
从油条的断口处可以看到,油条的里面全是大气孔,怪不得这么脆。
油条炸完,装了满满了袋子,乔明拎上油条和豆浆,也没开车,几分钟就走到了赵老三家。
赵老三名叫赵海元,今年有三十五了,个子不高,是个黑壮汉子。他小时候得过脑炎,治好之后智力有些缺陷,但没到傻子的程度,只是有些憨,做不了精细工作,干点粗活倒是有一膀子力气。
为了帮他申请低保,村里专门给他带到县上做过鉴定,结果他的智商却恰好超过了申请低保线的标准,所以帮他脱贫的责任,就由国家拨款变成了村里帮扶。
前些年,赵老三的母亲没得中风的时候,生活可以自理,赵老三还能跟着村里出去打工的施工队干点粗活累活,砸墙啊,扛楼什么的,一年能赚个两万多块,娘俩日子过的挺好,但老太太中风之后,他只能留在家照顾,村里没有那么多出力的活,他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
所以这一家也算因病返贫。
都是一个村的,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乔明和赵海元也算认识。
“三哥,做饭呢?”
乔明进院的时候,赵海元正在大锅前用干柴生火,灶台上放着个蒸帘,上面摆着几个外形不怎么美观的两合面馒头。
“哟,乔明,来了啊。”
赵老三咧嘴憨厚一笑,向乔明打了声招呼。
“你和婶子还没吃吧,快别热饭了,我早晨炸的油条,还有些豆浆,一起吃吧!”
农村人家,很多都习惯每天只吃两顿饭,即省钱,又省力,现在是上午九点,对乔明来说早就过了饭口时间,但赵家才刚刚开始做饭。
“油条?!好啊,吃吃!”
赵老三一看见油条,惊喜之色挂在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