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09年的塔拉韦腊会战结束后,威灵顿鉴于法军的强大实力,以及盟友西班牙正规军的低效无能,便决定在葡萄牙加强防御,组织民兵,实行焦土战略,对必将来临的法军采用拖垮战术。而防御工程的重心就是眼前的托里什-维德拉什防线。
这是以三条筑垒防御链组成,屏障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以北防线。每一条筑垒防线按一定间隔修筑要塞,并依托自然地形修筑壕沟和工事。里斯本所在的地形易受难攻,西南临大西洋,东有塔霍河(特茹河),三面是水。北面是唯一的路上通路,这一地区也有两道绵延的山丘成为天然掩护。防线的作用主要是沿这两道山丘,用上百堡垒要塞控制通路和战略要点,杀伤消耗进攻之敌,延缓其进攻,通报并配合后方主力最终击败来敌。这条由点成线的防线使里斯本成为了一个坚固的壁垒。
原本,威灵顿指望坚固的壁垒防线与坚壁清野的焦土政策,会令骄横的法国元帅将军们再度碰得头破血流。可惜,德赛所属法军在葡萄牙那南部的异军突起,导致整个战争局面变得岌岌可危,原本坚不可摧的托里什-维德拉什防线几乎失去应有的效果。
由于懦弱的里斯本贵族宣布不战而降,使得围绕着位于里斯本西面的圣。居里安,约3公里的第三道防御圈,顷刻间土崩瓦解。包括11个堡垒,83门炮完好无损的落入法军之手。为避免法军炮兵用重磅要塞炮封锁特茹河的入海出口,驻守该处的两个营英国海军陆战队士兵,以及东侧的特茹河部署的海军巡逻舰艇队,不得不在法军赶到之前从特茹河口撤到大西洋上。
此时,如何守住作为主防线的第二道防线,显得至关重要。这道防线位于第三道防线前方40到50公里处,用于封锁陡峭的山岭中5条通向里斯本的通道,分别是马福拉,蒙塔奇克,布塞拉斯,阿尔汉德拉、希拉。这段防线共长39公里,布置65座堡垒,206门大炮。
威灵顿从来自里斯本的情报中获悉,德赛指挥的两万多军队里携带了大量军需辎重,因此他可以断定,那位年轻的法国元帅绝对不会选择易守难攻且道路崎岖的崇山峻岭,来作为未来法军的行军路线,德赛一定会利用已经掌握的特茹河航道,征用大批内河商船来运送粮秣辎重与枪炮弹药。所以,地势平坦的特茹河两岸将是,也必须是加泰罗尼亚军队的行进道路。
尽管威灵顿曾私下检讨自己对于德赛的轻视,是导致埃武拉与里斯本先后陷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这位倔强的英国将军也坚持认为,德赛之所以能取得一连串的胜利,大都要归属于葡萄牙官兵的低效无能,极大拖累了贝尔斯福德将军与希尔将军,还有法军战俘营内的数千名英军士兵。
那位野心勃勃的法国元帅在政治、外交、经济与科技诸多领域施展的聪明才智,远高于他在军事上的指挥能力。在德赛即将面对的是以英国远征军为核心的真正对手时,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势必如同美丽泡沫一般最终破灭,消逝的无影无踪。就像朱诺将军在里斯本,苏尔特元帅在波尔图,维克托元帅在塔拉韦腊,马塞纳元帅与内伊元帅在萨布科等的种种失败经历。
此时,威灵顿的心中似乎有点懊悔,当初他就不应该将首要打击目标投放在马塞纳军团那边,而是以少量兵力继续拖延北线法军的进攻步伐,将主力集中在里斯本南线,消灭或击溃德赛的部队。
不过这种属于事后的想法,仅仅一闪而过。因为威灵顿的情报官,内夫斯。科斯塔少校大致探听到德赛师团的驻防区域。小心谨慎的法国元帅始终派驻重兵,严密把守从里斯本到蒙桑图山隘撤离线路,并建造联军战俘营作为阻拦威灵顿从海上发动奇袭的第一道防线。
一旦英国远征军主力选择南下,德赛在遭遇战事不利时,他可以从容不迫的渡过特茹河,撤离里斯本,凭借易守难攻的蒙桑图山隘,继续保持对英葡联军的强大军事压力。而在北线,马塞纳元帅指挥葡萄牙军团可以长驱直入,同样形成前后夹击联军之势。
“必须守住特茹河边的希拉镇要塞,死死拖住敌人,直到远征军主力南下与德赛的部队进行决战!”威灵顿下定决心。随即,他从案桌上拾取一枚红色图钉,将其牢牢的定在地图中的希拉镇上方。
“科尔将军!”威灵顿转过身来,对着自己的师长说,“你连夜立刻赶赴希拉要塞,并将你的师团,连同战地指挥部设置在那里。无论如何,你和你的部下必须坚守希拉至少五天以上,等待联军主力部队南下。另外,伯麦中校!请你去配合科尔将军,虽然远征军缺少帝**舰的有效保护,但还有一位勇敢的海军军官始终站立于我们身边。”
“是的,司令官阁下!”科尔与伯麦一同起身行礼,郑重从威灵顿手中接过刚刚签署的作战令。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