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说完后便端起了茶杯,其余人也自然的起身告辞了,虽说只是要过过场面,但也总不好太难看,毕竟是皇后娘娘的亲族,总得亲自去安排才好。
也有些人还在想着是否要再进一步,可是听说这次来的不仅是有武氏亲长,小辈儿子弟可也来了不少,纵是皇后娘娘有心避忌,圣上太子总不好一个都不提携。
城南一处气派的宅邸门前排着长队,一车又一车的礼品不断的从侧门涌入,几个青壮神情震撼又有些拘谨的跟在礼部官员身后代表武氏收礼致谢。
这也是礼部尚书的安排,虽说武氏是皇后娘娘的亲眷,追及祖上虽也显赫过,但毕竟是经历了元朝又遭遇了乱世,东逃西躲多年早以如同寻常百姓了。
家中实少有学识之士,族中子弟也就这这二三年才又开始读书通文,骤然入京肯定缺合适的人迎来往送,所以便特意安排了礼部官员帮忙,武氏出几个晚辈陪同就好。
文官们送的礼物都很有格调,不是笔墨纸砚就是字画书本,甚至还有蔬果腊肉之流,至于武勋们就很夸张了,直接送金银宅院田亩的都有。
内院中一干武氏宗亲有些惶惶不安的坐着,名帖礼单如流水般不断的被送进来,刚开始还叫两个略识字的晚辈念给他们听,到如今他们连听都不敢听了,大多是愁眉苦脸。
最上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叹道:“哎,咱们就不该来的,这若是丢了秀英的脸面可如何是好?”
另一位干瘦的老者也是应道:“是啊,本想着闭眼前再看一看秀英,亲眼瞧得她过得好,等到了下面对姑奶奶和媪姐儿也有个交代,可没想人还没见到,就先收了这么多东西。”
“哼,咱们跟这些大官有什么交情,能值得人家送这么多好东西,无非是为了给皇后娘娘示好,咱武家虽然穷但也还有骨气,东西由的他们送,走的时候谁都不许带走。”
“七哥说的对,这个道理。”
几个长辈把话敲定了,一些原本想着发财了的青壮有些不甘心,毕竟这可是种几辈子田也攒不出的财货,可这个家还没到他们能当家的时候,敢顶撞自有宗规家法处置。
几名长者哪里会不清楚他们的想法,只是年老历丰更清楚如何做才是对家族最好的,灾荒乱世多少家族破散离落,武氏还能保存宗族人丁除了幸运外,也是亏着这些长者机敏才能带领家族闯过来。
他们清楚皇后娘娘说到底是姓马的,他们武家其实隔的已经远了,若不是马家邓家都没挺过乱世,哪有他们进京的余地,若他们武氏是正经儿的皇后母族,别说这点财物,不为家族挣个世袭罔替的爵位绝不罢休。
可他们不是,这点昔年照顾的情分就是用一点少一点,情分没了或者娘娘去了,他们还不是得被打回原形赶回老家种地。
“行了,既然这样定了,那这些玩意儿就不是咱的也不用看了,赶紧回去歇下吧,明早儿还得去给太子爷磕头。”
“嘿,这事儿闹的,咱还得给秀英儿子磕头了。”
“闭上你的狗嘴,要不是拖娘娘的福,就你这玩意儿也配进这京城,太子爷还能受你的头你就偷着乐去吧,算是咱武家祖坟冒青烟了。”
那老者哼哼几声也不生气,转眼瞧着下面的子侄们训斥道:“都听清楚了没,明儿个都规矩点,太子爷问什么说什么,别乱看也别乱摸东西,丢了武家的脸老子回去非得打死你们这些狗东西。”
这些他们除了低头答应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不过心里还是觉着叔伯大爷们是真老了,难得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不赶紧接着还想什么呢?
武氏其实现在也不算穷苦了,原先的田地不但都要回来了,县里还额外多给了好大一块地,按着丁口分完还有余,算是祖产用来修祖坟宗祀,还聘了先生给族里孩子教书。
乡里谁不知道武氏风光了,别说那些同乡百姓捧着了,纵是下来的官吏那个不到武氏拜望一下族老,就连县太爷也得给面子。
族里男丁娶媳妇别提多容易了,都是求着嫁进来,若不是近两年老天爷不给面,收成不太好,估计各个都娶小妾了。
族里的女儿更别提了,一家有女百家求,现如今都是往读书人家嫁娶,寻常泥腿子上门就要被打出去,谁不知道武家女有福气,旺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