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九年,六月中。
“我身为上柱国,家累金巨万,至于富贵,更无所求也。今者不顾破家灭族,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
杨玄感对天盟誓,置办牛酒飨士,众人大悦。
于是诈称大都督来护儿反叛,需召集兵马,入据黎阳城。分发粟米、铠甲,精选丁壮,得众八千,乃祭天誓师,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起兵反隋。
李密献上三策:
上策是袭据涿郡(今北京),扼临榆关(今山海关),使隋军溃散于关外;
中策是直取大兴,占据关中和昏君对抗,成东西相争之局。
下策是攻打洛阳,中心开花,俘虏百官家属离散昏君麾下将士军心。
众人纷纷说打幽州太险,入关中太远,攻洛阳才是最合实际,纷纷请战。
杨玄感听完之后,就大笑,说:“这三策,明明下策才是上策,如今吾等的家属都在洛阳,只有打下了东都,并据而有之,才能对够号令天下。届时有东都城池在手,进而可攻退而足守。”
于是众皆赞同。
高驷此前就遣人赶赴洛阳,目标无它,即成功将家眷接出来,以确保后路无忧。
谋反,自古重罪,向来株连九族。因此,即便是大舅哥杨玄感谋划举兵之事,倘若失败,他也是不能逃脱干系。
免不了又是断头台上走一遭。
好在这一段时间上,他伤势已经痊愈,苦练道术武技,倒是有了自己的破局之法。
“大哥,我建议选上策。你想,项羽破釜沉舟,鏖兵巨鹿,一战破秦兵四十万,诸侯莫敢仰视,皆跪地膝行,才有了西楚霸王之称。”
高驷步于堂上,面对着满座诸君,他手指前方疆域地图,说于那众人听。
“破釜沉舟我之前也曾读史记看过,但那只是司马迁的谬传。直取幽州?”杨玄感打个哈哈,对高驷的建议不屑一顾。
李密倒也知晓这战例,只是项羽之后再无人用过,纵使自己提出的心中有几分不信,只笑笑,说着:“那就攻打洛阳吧。”
在场符合着众多。
见方略已定,高驷便未再谈。
很快,大军云集而发,队伍有八千到一万再到十余万,向洛阳进发。
黄河涛涛,龙舟向南竟发,船头一律高挂楚字大旗。
到对岸后,前军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