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艺术修养,在众多封建统治者中一直是出类拔萃的存在,留下的诗篇就不说了,水平虽然不是最顶尖的,但光是那个数量也足以让绝大多数诗人赶到汗颜。
诗词暂且不提,这书法绘画水准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尤其是书法水平,就算以现在的目光来判断,也是一流的水准,如果他不当那个皇帝,说不定能成为一个颇具传奇性质的书法家和诗人。
就拿乾隆题写的“鹊华秋色”四个行楷大字来讲,就非常出色,不光字体端庄笔法潇洒,连墨色也是经过调配的,不是纯黑色,而是带了一丁点的蓝,色调跟正图那冷峻的色调很是吻合,光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乾隆在艺术领域的成就不是凭空得来的。
除了色调来,字体大小和整体布局也跟正图非常完美的契合在一起,不知道的一定会把这四个字当成是赵孟頫本人的手笔,因为效果太出色了,将画中那种冷峻中的烟雨气息在笔画的转折间都体现出来了。
说的再直白一点,这四个字不光是四个字,更像一幅画。
要知道,古人在作画的时候一般不会给自己的画起名字,一般是后人或者旁人起名,起名也不能乱起,起不好会让人懵,起的好了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鹊华秋色”这四个字,正是乾隆给赵孟頫这幅画起的名字,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滴水不漏得将画的主题和亮点全都写了出来,让人看到这四个大字就能想到这是怎么样一幅画,甚至能从简单的四个字中领略到画的神韵。
这就是好的题跋的效果。
当然,这还是以普通人的眼睛来欣赏的结果,如果有人也具备徐景行这样的本相之眼,就会现这四个字的物性强度几乎比正画还要强。
字的物性是什么?当然还是字。
可是这“鹊华秋色”四个字的物性却像是用黄金铸造而成,深深的镶嵌在淡黄色泽的宣纸上,异常有力,几乎成了整幅画卷中最吸人眼球的存在,打个形象点的比喻,这四个字就像镌刻在古城楼门正中央的城名,因为来来往往的行人想了解一座城市,一定是先从城楼门上的城名开始。
当然,乾隆在这副画卷上留下的痕迹太多了,题跋九则,印章二十六枚,每一处痕迹都是那么的亮眼,毕竟在这么多的藏家中,乾隆的地位最为尊崇。
除了乾隆当然就轮得到董其昌了,董其昌在续接了五则题跋,可见他对这幅画的喜爱和欣赏,据说这幅画就是董其昌推荐给乾隆的。
除了董其昌和乾隆这两个题跋狂狂魔和盖章狂魔外,画卷中还有其他藏家的钤印和题跋,也都非常精彩。
说句有点装逼嫌疑的话,在徐景行眼里,这副画卷上的题跋和印章所具备的艺术含量,几乎要过了画卷本身,尤其是那些个印章,真是太精彩了,几乎每一枚都是精品,实在令人沉醉。
在他看来,这幅画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名气,除了赵孟頫是真的画的好以外,这些个钤印和题跋也是重点,据说还有一些人专门对画上的题跋和钤印做过考究,只是至今为止还没有弄清楚全部钤印的来历,毕竟有些钤印的内容很抽象,甚至根本不是文字,而是类似于花押一般的印文,根本无从考究。
所以,严格点说,这幅画其实是赵孟頫和后世这些个藏家共同绘制而成的,画卷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印,都是不可或缺的,少一个就跟少了一根指头的人一样了。
而现在,这一整副五米左右长短的《鹊华秋色图》真品就摆在他的面前,只要他把手里的画卷交出去,就能成为这幅国宝级山水画的新主人。
想到这里,他的心脏就“砰砰砰”的加直跳,甚至有一种恍若梦中的感觉。
想想也是,他什么时候有了拥有这个级别的国宝的资格了?别说拥有了,以前就连触摸一下的资格都没有,因为解决大部分的国宝级文物都是禁止触摸的,甚至禁止拍照。至于《鹊华秋色图》这种被收藏在台故里的国宝,平时就连参观一下的资格都没,因为这种国宝不会天天对人开放,只会定期开放,《鹊华秋色图》就是如此,平时就难得一见,虽然也运到国外进行过展览,可这么多年也就那么几次而已,想看一次实在不容易。
反倒是都故院那边开放的国宝数量比较多,毕竟都故院规模更大,接待游客的能力更强,保养维护能力也更强,管理也更有序。
如果《鹊华秋色图》还在都故院,那倒是有机会让更多的普通人亲眼看看这幅画到底长什么样,最起码能让大部分人知道这幅画不只是9o2≈tis;284的尺寸,而是总长接近五米的巨无霸。
当然,这不是说他就打算把这幅画给捐出去,就算要捐,也要把里面的灵气给吸收掉才行。
不过前提是他能把这幅画拿到手里并且清除掉尾随而来的麻烦,他可不觉得这样一幅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会干干净净不带一点麻烦的到了他的手里,说不定台故甚至宝岛那边正疯狂的寻找这幅画的,毕竟无缘无故的没了这么一件国宝,换谁都会疯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