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瑞实在太了解章柳这样的人了,虽然章柳什么也没说,但心里想的无非就是一些“年少轻狂”“庶子狂妄”“不知天高地厚”之类的感慨。
“放火的人确为钟水芸,”白若松并不在意一片寂静的朝堂,只是接着往下说道:“但整件事情,却并非钟水芸谋划的……钟水芸的父亲死后,钟水芸独自一人生活在明阳巷中,她是女性中庸,在外头做事并不如乾元方便,最后找了个账房的活计。”
这些事情方琳琅也曾经查证过一遍,都一一记录在案,供人调阅。
白若松接着道:“是谁家的账房?是思源客栈的账房,思源客栈的掌柜名为陆天河,按辈分,当是安国公的侄孙。”
陆正则并没有说话,倒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吏急道:“白大人这话说得好没有道理!那陆天河虽是陆家子弟,与国公爷却是出了五服的……难不成,白大人要说是安国公府指使他,火烧大理寺监牢,最后害死了楚王殿下吗!”
白若松愣了愣,苦笑道:“这位大人,我的话都还没说完,你这么着急做什么?”
徐云瑞低着眼,心下却暗道,陆家果真是没有人了。
若是放在从前,这样的场合,轮不到这样的人说话,说话的人也比他气定神闲得多,自然也不会显得气急败坏、心思浮动。
那小吏愣了愣,见陆家一系无人帮自己说话,咬了咬嘴唇又站到了一边。
白若松这才接着往下说道:“此事方大人已经查证过,微臣不如方大人经验丰富,不知什么办案的窍门,便只能用笨办法,一户户走访了去……终于,微臣问到了一些有趣的、被遗落了的信息……”
“大理寺监牢失火前三天,有人曾经在思源客栈的后门见过钟水芸,当时她正在和一个中年男子说话……钟水芸自家中突遭变故之后性情大变,平日里不苟言笑,也无甚情绪起伏……但那一天却十分激动,与那男子手舞足蹈讲了半烛香的时间,这才回到了客栈中。”
白若松顿了顿,继续道:“证人是客栈隔壁点心铺子的伙计,他负责洒扫点心铺子的院子,点心铺子的后门与思源客栈的后门斜对着,只隔了一条窄窄的冷巷……他那短时间一直在院子里活动,因此钟水芸和那男子并不曾发现他……他却能够透过虚掩的门扉,看到冷巷里的景象。他识字,附在奏折后头的,是他自己写的证词,已经签字画押了。”
一官员出列问道:“方大人当时并没有查出此事么?”
白若松轻轻叹了口气:“当时大理寺监牢失火一事闹得满城风雨,那伙计唯恐惹祸上身,在大理寺第一次去问的时候三缄其口……加上他本人与钟水芸并没有什么接触,故而方大人也不曾料到,他竟然掌握了这样的消息。”
那人又问:“那白大人是如何得知的呢?”
白若松便轻笑了一声:“一来大理寺监牢失火一案已经盖棺定论,民间也都知道结案了,那伙计便没有那么防备;二来这些走卒小贩,最爱做的便是吹嘘自己,定要展现出一二不同常人的本事和消息,好像这样就能觉得快活似得,故而事情结束后,这伙计喝酒的时候就对人提起过,自己早知钟水芸不对劲……将这事儿拿来作为谈资;最后……当然,大理寺也许了他一些好处。”
那人低了眼,便也不再追问了。
莫说是那些平民百姓,就是官员之中也有不少好为人师的,两杯黄汤下肚,就一个个都不知今夕何夕,十个里有八个是管不住嘴的。好在皇帝不爱计较这些酒后失言,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言官们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不然若是跟着前朝来算,这里站着的诸位大人,一半以上都要吃牢饭去了。
白若松见无人继续提问,这才又看向了皇帝,往下说道:“微臣得知此事,便开始寻找那中年男人的身份……或许他与失火案并无什么干系……但是他出现的时机实在太过凑巧,微臣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实在也是没什么其他可查的了。
方琳琅在大理寺卿这个位置上任职多年,眼光毒辣、经验老道,最后得到了钟水芸这个答案。
以白若松的手段,若不是正好撞到了这个伙计,很难比方琳琅多翻出来些什么。
徐云瑞却不怎么相信这话——
这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