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恒淡淡起身,“多谢母后挂怀,是朕太不争气了。”
“无妨,你还年轻,仔细将养着总能恢复龙精虎猛的势头,能为皇儿分忧,也是哀家这个母后唯一能为你做的事儿了。”太后不走心地温言几句场面话。
扭头,她轻缓的嗓音冲于国公去时,多了几分嗔意,“阿兄实在是对陛下不够尽心,不但出了李氏这样的逆贼,还差点坏了大昭的声誉。”
于国公心下一沉,起身单膝跪地,“是臣的不是,可若非陆相公……”
“好了,连常家都敢爬你头上阿屎阿尿,阿兄作甚要扯上别人,很是该回府好好反省反省了。”太后打断于国公的话,面上笑意转淡。
于国公心里憋气,头又开始隐隐作痛,但他知道如今不是顶撞太后的时候,于家还缺一个皇子。
“臣这就回府反省。”于国公跟过去一样,脸上虽带着不服,还是瓮声瓮气听话道。
他干脆利落出了太央宫,一路都是气冲冲的模样,直到进了自家的马车,脸色才阴沉下来,眸底几番变换,最终都化作了寒意。
如今中宫空悬,四位一品妃只有贵妃无子,这到底是皇家不愿意让于家坐大,还是太后……她如今可也是皇家人。
太后心里大概清楚自家兄长不堪重用,好在于家有她的人,也不怕于国公一房翻了天,她暂时并不放在心上。
她对着徐慈还是一派温和模样,“李家既已伏诛,此番还要劳烦徐相公早些晓谕各府城。大昭如今看着繁花锦簇,可吐蕃和突厥还有些许小国夷民仍是虎视眈眈,秃鹫未除,大意不得。这等谋逆大罪,定要为天下人警醒才是。”
徐慈面色严肃,起身道不敢,“此乃臣职责所在。”
“好,阿玖,你送送徐相公,将我从法门寺请回来的佛像与徐相公一尊。”太后笑着点头道。
徐慈知道太后这是要私下跟圣人和陆闻说话,当即告退,跟着萧玖出了大殿。
萧玖出去时,将所有宫人和内侍都遣了出去。
等殿内只剩下太后和封恒并着陆闻三人,太后面上的温和才落了下来。
“仲嘉,哀家这些年对你还算亲厚吧?”
字仲嘉的陆闻沉默着跪在殿中。
太后垂眸居高临下看着他,“念在你我二人也算青梅竹马的份上,哪怕你帮着离王做了那么些荒唐事,我不曾为难过你吧?你现在倒是为难起哀家来了。”
陆闻叹了口气,“臣不敢,三郎他自幼多病,是李翁施恩师之能,用李家不传之绝学相救,臣只是不想伤了三郎的赤子之心。又因他不在陆家长成,陆家多有娇惯于他,才有了今日……臣老了,拦不住他,只求太后指给他一个好些的寺庙。”
太后皱眉,陆三郎跟李家亲厚,得了李德佑的几分真传,她本是想提拔陆三郎做下一个李德佑的。
“你啊,就是心太软。”太后似真似假地跟着叹了口气。
陆闻心下一紧,眼泪掉得特别急,“那家奴臣已送他归家,定不会给太后和陛下添乱。这儿女都是债啊,臣还不完也得还,只求太后您给个恩典。”
所谓归家自然不是真的回家,太后明白他的意思。